他,

11次登上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

12次进入新疆罗布泊无人区,

60余次深入新疆卡拉麦里荒漠,

甚至在年近天命之时,

勇攀海拔5000米的西藏自治区北部的羌塘保护区。

在他的镜头里,

有野骆驼、藏野驴、藏羚羊、野牦牛、北山羊、蒙古野驴……

每一张照片,都是他与大自然的深情对话。

6月25日下午,冯刚故乡行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开幕,共展出冯刚29年来深入野外拍摄的150余张涵盖50余种野生动物物种的珍贵照片,以及此次回乡采风拍摄的珍贵鹭鸟、大金山岛野生猴等作品近10幅,让市民在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,更深入了解自然、尊重生命、珍爱生态。作品展将持续到7月底。

用生命记录自然本真,借镜头守护生态和谐。有着“野驴之父”美誉的冯刚,1947年1月出生在金山廊下,是中国首位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家,也是金山名人。他虽只有高中学历,却被破格评为英语高级教师。1995年起,他自费拍摄野生动物。29年来,他以镜头作笔,以光影为墨,行程60余万公里,足迹遍及阿尔金山、罗布泊、卡拉麦里荒漠和羌塘保护区等遥远且神秘之地,定格了一幅幅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。

冯刚的野生动物照片和艰苦拍摄经历曾广泛发表在国内报纸杂志上。他先后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东莞、杭州、浙江长兴等地成功举办了“冯刚新疆野生动物摄影展”,受到较高评价和赞扬。中央电视台《东方之子》等著名栏目曾4次报道冯刚的事迹,他先后荣获“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”、“地球奖”等五项国家级环保大奖。

在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中,一幅名叫《期盼永恒的宁静》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。画面中,24头藏野驴排着队出现,在柔和的阳光和远处的雪山映衬下,显得格外宁静、唯美。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藏野驴的优雅与从容,更传递出冯刚对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深深期盼。

凝视着那幅野牦牛冲向镜头的作品,来参观的市民鲁建明内心充满敬佩之情,不禁感慨:“这张照片太让人震撼了,这么多野牦牛奔跑过来,可想而知当时有多么惊心动魄,冯刚老师真的是在用生命记录大自然。”

活动现场为冯刚颁发爱国主义教育特聘辅导员聘书,用其亲身经历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环保意识,尊重自然、敬畏自然,为生态文明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在进一步助力廊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创建,更好展现廊下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,擦亮金山名人文化名片。

在乡村美术馆展厅里,冯刚分享了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。他曾经冒着严寒与危险,在阿尔金山上空航拍野牦牛;乘坐四围没有舱门的动力三角翼,打破了阿尔金山上空无飞行的历史记录;凭借他坚强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,记录下58头“高原之舟”野牦牛奔腾驰骋于高原沙山的壮观景象……

冯刚表示,本次摄影展结束之后,所有作品将全部捐给自己的家乡廊下,希望呼吁人们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,珍爱生态环境。

“这些照片真的太珍贵了,这次能成功邀请冯刚先生回乡举办野生动物作品展,是我们廊下人民的幸福,我们也感受到了冯刚先生浓浓的乡愁。”廊下镇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、廊下小学原校长朱保良表示,“虽然离开家乡很多年,但他要把摄影作品最为丰富、最为隆重、最有意义的一次展览献给家乡。”

“冯刚的故事,不单单是一段有关摄影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传奇,更是一首赞美大自然、呼唤生态和谐的动人颂歌。他珍贵的作品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会持续激励我们珍爱生命、保护生态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。”廊下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沈炜表示。

据介绍,近年来,廊下镇始终坚持“农业立镇”的战略定位,持续转型塑形,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、农业绿色低碳发展、资源循环利用、多业态融合互促、区域品牌价值塑造等多个方面,探索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有效路径和模式,形成万亩粮田、万亩菜田、万亩林地和万亩郊野公园的生态产业格局,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田园景象。

(图片来源网络侵删)